博物馆
中国文物报

创意个性 多点出击

作者: 安立华 2010-08-25 11-18 西汉齐王墓陪葬坑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淄博市一项重大考古成果,五个陪葬坑共出土文物1.2万件。为了更好地诠释和展示文物,淄博市博物馆从2008年开始重新创意和设计名为“西汉齐王墓陪葬坑陈列”的主题陈列。 创意之一:小空间大陈列 这是一个实用面积仅470平方米的方形展厅,还有一个147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可以利用。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之内,使陈列尽可能变得“大”些,至少从观众的心理上是这样。这是一种挑战,也是一种设计概念。该宽大的地方就要宽大一些,比如巨大的一号坑下沉式落地展柜。而该狭小的地方就尽可能让它狭小,比如架在五号坑上面的独木桥(观众必经之路)仅0.6米宽。充分利用墙面、地面和边角,不浪费任何哪怕是极小的尺寸。最大限度地拉长参观路线,并采用迂回、遮挡、错落等办法,让空间形状各异、富有变化,造成一步一景的空间环境与效果。在具体的某个空间内,尽量使用具有通透感的透明材料,力避拥堵而影响空间感的沉闷造型。充分利用前区及序厅让观众尽可能多地在此停留,不断创造兴奋点,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对陈列的观赏上,从而忽视其他。所有这些都是从观众的心理角度来考虑的。
当然,小空间大陈列的另外一层含义是:陈列要做得简约大方、有体量感,且整体大气,以此体现泱泱大齐的王者气派。 创意之二:形式大于内容 提出这样一种理念是基于以下认识,内容相对固定不变,而形式则是可变的。相同的内容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去表现,而采用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最贴切,则是对设计师能力与水平的检验。
在这个陈列中,我们没有请内容研究者先编内容大纲,然后依据内容大纲去做形式设计。而是打破常规、创意为先,“先形式后内容”。根据形式设计者的创意需求,由内容研究人员提供和填补相关内容(主要指文字、图片内容)。这样做的好处是极大地解放了设计师的思想,设计师主导了整个陈列的风格与方向。当然,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,如果没有对内容的熟知、准确地理解与把握,恐怕是不行的。
需要说明的是,“形式大于内容”,不是对内容的否定与削弱,其本意是靠形式吸引观众,以更好地突出和展示内容,进而达到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的完美统一。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,“内容即形式、形式即内容”,应是陈列设计艺术的最高境界。
创意之三:把观众带进“考古工地”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,考古是一项神秘陌生的工作,很少有人有机会亲临考古工地现场观摩。如果在展厅中复原这样一个考古工地,观众的感受就一定大不相同,一定会带动观众的观赏热情。
文物刚刚被考古人员从土里清理出来时,它们半埋着,东倒西歪,有的已破成了碎片,就那样静静地等候在那里,什么也不说,但好像又在说着什么,周围则是或高或低的土坑残壁,不断有考古人员在清理、测量、记录和相互交流着。这就是我们记忆里的考古画面,它成为这个陈列设计最初的设计灵感。
既然展示的是齐王墓陪葬坑,既然要将观众带入这样一个“考古工地现场”,就一定会见到那些或深或浅或大或小的“坑”。“坑”理应成为这个陈列的母题性形象。
我们用钢架将地面按不同区域分别抬高0.75米和0.65米,目的就是为制造和复原各式各样的“坑”做基础。四周高大的墙壁是用“土”砌成的,展厅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坑一般,周围还不时散落着一些考古工具,真实的“现场感”紧紧地将观众包围起来,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。
空间有限,我们不可能设置更多的文物橱柜和悬挂更多的图片与展板,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还想让空间和四周的墙面显示出一种“空荡”和“疏松”,以避免由于内容过多而产生“压迫感”,或者是因观众过久滞留可能形成拥堵。于是,地面与地下就成了我们重点要去利用的舞台,不仅文物可以进入地下,而且图片文字也可以展示在地面上,极大地节约了空间。它与墙面壁橱内的文物、展板形成了一种上下、前后、左右的呼应关系,空间感、立体感大大增强,可称得上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立体展示。
当然,全方位立体式的展示,还包括对考古成果及相关齐文化内容的拓展与展示。我们不能只关注到“物”,还应关注“人”,要有人的活动和人的气息,还要时时处处去关注观众的兴趣和想法,他们还想知道和看到些什么?比如,“是谁发现和发掘了这座汉墓(陪葬坑)?这座大墓的主人又是谁?那件精美的金银饰铁甲是谁穿过的?又是怎样制作而成的?”等等一系列内容,都纳入其中,成为陈列的一部分。
创意之四:让陈列“好看” 陈列是要让人来看的,要让人来看就必须“好看”才行,而要好看就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展示手段,以求陈列的“变化”。
在所有变化中,空间的变化,地面、墙面的变化,色彩的变化,光线的变化,静态与动态的变化,虚与实的变化,展示方式、方法、手段的变化等等,都同等重要。当然唯一不变的是陈列的格调与风格。
要做到“好看”还必须使陈列富有“设计感”,从整体到细节,从陈列主题到陈列环境,“设计”应无处不在。观众在欣赏“文物”的同时,还要时时处处让他感受和欣赏到博物馆陈列的“设计之美”。而这种“设计”又是潜藏着的,无意识的,令人察觉不到的,但却是实实在在的。
作为一个现代陈列,时尚元素不可或缺。在该陈列中,大面积的朱红色墙面,展橱内黑灰色背景;用黑色金属的方管架设展板;大面积透明材料的使用,特别用2.2厘米超厚玻璃制作的大型“回”字形文物展台等等,无不透着一种现代时尚品质,它与旧榆木地板铺设的地面和自然机理的“土墙”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,既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质朴与厚重,又体验到当代设计的单纯与简约,这些正是我们对现代陈列的一种理解与诠释。
同时,科技手段的运用也至为重要,展厅中,分别采用3D仿真技术、三维动画、电视资料、电视专家访谈等几种形式作辅助陈列,特别是序厅的3D片《西汉齐王墓》给观众以强烈震撼,成为陈列的一大看点. 创意之五:灯光与色彩 试想,观众到考古工地参观一般是在白天,而白天是温暖、明亮的。另外,该陈列的每个分区空间相对狭小,如果光线照射不足,则可能产生阴森恐怖之感,这些是在灯光运用时必须考虑到的。事实上,由于展厅的墙面、地面包括地下都布置有陈列内容,因此,灯光的分布是较为充分的,并不会存在阴暗的死角。色温与照明必须能够还原物象的真实颜色,就像白天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一样。当然,作为博物馆陈列还必须考虑光影的变幻与效果,以营造博物馆特有的环境与气氛。我们运用顶部侧光,通过对墙面局部的重点照射借以凸显“土”墙的起伏感以及红黑色墙面的色彩变幻,使色彩更富有层次。
色彩方面,大面积的(土)黄色展墙与地面土坑形成了该陈列的基本色调,并贯穿始终,但由于它是对考古场景的真实模仿,加上又是自然土色,因此观众往往只注意它的“形状”而忽略了它所具有的“色彩”意义。正是基于这一点,为了强化展厅的色彩感,从展厅的中后半部,开始大面积运用纯正而浓艳的朱红色涂刷墙面,而用纯正的黑灰色涂刷展橱,从而形成红黑二色的强烈对比。红与黑是源自汉代漆器上的图案色彩,齐王墓陪葬坑中也有一定的漆器出土,只是由于地下环境及保护问题,已无法看到。红色艳而不俗,视觉冲击力强,起到了提神的作用,而黑灰色则沉静而稳重,增加了展厅的空间感,又产生出一种神秘感。另外陈列中还使用了一定的银色,这些做法都与陈列的主题、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极为吻合。
对于设计师来说,他所做的每一个陈列都力求有创新,有所突破。突破多了,陈列就有了特色,也就有了个性。尤其对于缺乏文物优势的地方性中小博物馆来说,无论是在对地方文化的挖掘,还是在陈列的展示方式上,都必须坚持和弘扬这种“个性”精神。否则,陈列必将失去价值和意义。
(2010年8月25日第8版) 责编:高游